• 18101356596

微信扫码

各院校资料

联系我们

  • 01057279732
  • 传真 :
  • 地址 : 北京市海淀区北四环中路海泰大厦
9月了,此时的你会答题吗?
发布时间 : 2020-09-06

9月了,此时的你会答题吗?

关于答题

其实不管大家把书本学的多好,也不管大家把知识点理解的多好,最终还是要落实到题目当中的,今天小编和大家聊聊怎么样答题,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先看一道题

结合马克思主义的观点,谈一谈艺术与政治的关系,并结合实例分析。

参考答案:

马克思主义认为艺术与政治都是经济的反映,都是建立在经济基础之上的上层建筑。经济基础是指由社会一定发展阶段的生产力所决定的生产关系的总和,是构成一定社会的基础。政治上层建筑在阶级社会指政治法律制度和设施,主要包括军队、警察、法庭、监狱、政府机构和政党、社会集团等。思想上层建筑包括政治法律思想、道德、宗教、文学艺术、哲学等意识形态。 

在上层建筑中,政治处于主导地位,国家政权是上层建筑的核心。在阶级社会,上层建筑具有阶级性。 

首先,艺术和政治的关系首先体现在政治利用艺术,这是在古今中外普遍存在的现象。中国古代认为艺术有着“成教化、助人伦”的功能,对于统治者而言,这一功能恰能满足其实施政治统治、维护政治安定的需要,所以从古至今的统治者都利用艺术,使之成为有助于政治统治的手段。 

如《康熙南巡图》的绘制是康熙皇帝利用绘画的形式展现了南巡的盛事,宣扬了统治者的威仪,表明了其对江南的统治态度,展示了清代盛世统治的繁荣,最终的目的是有利于稳固其统治。 

同样,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学家主张个性解放,反对中世纪的禁欲主义和宗教观;提倡科学文化,反对蒙昧主义,摆脱教会对人们思想的束缚;肯定人权,反对神权。如但丁《神曲》、薄伽丘《十日谈》等。 

其次,艺术的发展对政治也有着重要的作用。 

第一,政治之所以一直利用艺术为其服务,是因为艺术具有形象性和感染力,其作用于人的情感,可以具有其他政治手段不具备的特性,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第二,艺术对政治还可以起到讽喻政治,揭露政治黑暗的批判作用。 

第三,艺术还可以起到推动政治进步,助力于政治变革的作用。 

例如清初朱耷在表面上画的是花鸟,但隐藏在画面后的政治倾向性却是显而易见的。法国画家德拉克洛瓦的《自由引导人民》取材于1830年法国七月革命事件,画面描写了一次战斗的情景,处于中心位置的是一位被称为“自由女神”的妇女。在这位妇女的引导下,群众穿过倒塌的街垒,踏着战友的血迹勇往直前。这幅画是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有机的融合,它气势磅礴,画面结构紧凑,色调丰富炽烈,极具感染力。 

从某种意义上说,政治本身就是艺术,而许多著名的艺术作品都是以政治为题材的。例如音乐艺术史中的《马赛曲》、《国际歌》;美术方面德拉克洛瓦《自由领导人民》、毕加索《格尔尼卡》等。这些作品无一不是通过政治题材反映其各自的时代特征。 

最后,政治对艺术发展的影响。 

第一,统治者可以为艺术创作提供充裕的人力、物力、财力上的保障,有了这些保障,历史上那些消耗巨大、造价昂贵的艺术品才能得以完成。如北京的故宫,故宫在布局体现了中国自古以来等级分明、内外有别的伦理观念,显示了皇权的至高无上。统治者的好恶直接影响艺术的内容、风格、创作手法和个人艺术家的命运。如北宋宋徽宗酷爱艺术,带来历史上一个艺术全盛时期。 

第二,政治的兴衰会影响到艺术的发展。政治的繁荣会促进艺术的发展,如盛唐时期,政治安定,经济繁荣,中外交流频繁,在文艺上也迎来了一个繁荣全盛的局面。同样,政治对艺术也有制约作用,在某些特殊的历史时期艺术甚至会沦为政治的“工具”。艺术丧失了其应有的自由,成为服务于政治的工具。 

在我国,文艺的意识形态论曾占据主导地位。目前,一种观点坚持艺术与政治的密切联系,另一种观点则否认这种联系,追寻纯粹的与政治无关的艺术。我们也要看到艺术多种有多样的规定性,不能将意识形态看做唯一规定性,漠视艺术其它的属性,那样艺术变为沦为政治的工具。然而,正如马克思主义所指出的,意识形态是艺术的本质属性,艺术绝对地摒弃政治,不和政治发生关联,只是种一相情愿的说法。


你觉得这个答法目前你的水平写得出来吗?

或者说,你觉得这个大概是多少分呢?

后面来揭晓

01


答题结构

答题结构是给阅卷老师第一印象的东西,老师看到你的结构以后,首先会先观察你的结构是否符合要求。其实不管是什么专业的,毕业论文总是要写的,而这个结构也就是体现在这里。

这里的答题结构也和每个人的答题逻辑有关。答题逻辑每个人都会有所区别。当然,每个人的逻辑会不一样,因此得分也会有所区别。但是如果没有逻辑,那么得分肯定会更不一样了。

今天主要给大家展现的是论述题的答题逻辑。论述题是所有题目当中最难的一个题型。它本身极为综合,也比较复杂,涉及到的知识点也很多。但好处是,论述题比较少,哪怕是今年《三驾马车》里面在去年的基础上又增加了9个论述题,其实也就87道论述题。所以,这部分复习起来还是比较顺心的。

论述题的结构有很多,主要是:

“总—分—总”结构:这种结构是比较常见的一种结构,属于用了绝不会犯错的结构。

“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结构:这种结构对大家提出的要求比较多,有些问题也不是很适用。比如去年考的“什么是视觉文化”这道论述题,“是什么?”比较好写。在“为什么”中写出目前这个事物所存在的问题,以及后面的“怎么样”来解决这个问题。

“定义—框架—总结”结构:这个结构和简答题的结构有点类似 ,首先是进行名词解释,解释这是个啥。然后按照书本逻辑框架(可参考《三驾马车——思维导图》)回答3-5个点。最后进行简单总结。最后的总结部分属于升华部分,这部分最好是可以写出自己的观点,关键是这个观点还不能是错的。

02


遇到不会怎么写?

这里会出现两种情况:

①这题我不会

②这题出重复了,可以抄了

这两种心态在考试的时候都是不对的。

①这题我不会

这种心态是考试的时候很容易遇到的,毕竟考题就那么几道,一眼望去,会不会“似乎”一目了然。

注意,是“似乎”。小编前几年遇到一个同学,不好说是大神还是天才,Ta在考专业一的时候,一拿到卷子,除了名词解释只会一道以外,其他的都不太会。这种情况,放着心态不好的直接交卷走人了,结果这位同学静静的把会的那题写完(因为在后期模拟考试的时候强制性的规定了格式和字数,所以他空出来了前面的空白处。)一边写一边思考其他答案,写完这道名词直接去答简答,然后论述。反正就是没按顺序来答,最后靠着之前硬性规定了的格式来确定每道题的位置。最后以125+的成绩结束战斗。

这种是属于比较冒险的,第一你可能会直接崩溃。第二,就算逐渐想起来了,也可能因为题目顺序写混乱了而导致整张卷子全部混乱。

但是心态值得我们学习,有点阿Q的心态——“我复习成这样了都不会,其他人肯定更不会!

②第二种心态更为可怕。题目重复出现的情况。

这两道题目其实是不一样的,其实是老师给大家的一个心理战,总之,一定不要觉得在考试的时候有机可乘,这是很可怕的。

03


到底怎么写呢?

说了这么多,那么到底要怎么来写呢?

首先咱们看几个原则:

①课本原则。也就是一切要以课本为主,如果不同书本出现相同的知识点,但说法不一致,用哪个呢?

上戏没有指定参考书,答题的话可以根据作者对知识点的表述来选择,尽量选择有代表性,争议较小的内容来回答。

②逻辑清晰原则。在答题时,像什么首先其次再次最后,第一第二第三第四这种要明确的标注出来,只有这样才能让老师很清楚你的逻辑结构。

好,下面大概大家在平时练习的时候如何来练习题目,这点仅供参考,请酌情采纳。

比如遇到一道题目,先选择一个方案:我要用哪种结构

小编在这里主要说说“总—分—总”结构

”:书本相关知识点,大概总结下和这个知识点相关的总的知识点。

这部分可以参考《三驾马车——权威笔记》上的具体笔记内容。

”:既然是论述题,书本上面必然是分出来各个二级或者三级标题,这个其实就是具体的分论点。

这部分可以参考《三驾马车——思维导图》来确定分论点;《三驾马车——权威笔记》的具体笔记内容来确定具体知识点;《权威笔记》后面的例子或者《三驾马车——必备题库》后面的【答题经典实例】。或者是强化版中的《中国文化读本》

”:把前面写的分论点做个总结即可。

此外,在【上海戏剧学院336艺术基础课程】里,有更加完整的答案。

有关上海戏剧学院考研的更多信息,可以咨询才思考研小编~

5.jpg


上一条:2021年北京舞蹈学院国标舞方向819学科方向历史与理论考研详细解析

下一条:上海电影学院电影学考研历年复试分数线、复试流程及参考书解析